1、飓风的构成和结构 生成飓风的条件是大规模的高温湿润空气。由于空气温度高,湿度大,又热又湿空气很多上升到高空,凝结成雨,并释放出很多热能,再次加热了洋面的空气,洋面又蒸宣布很多水汽,上升到高空。这样往复循环,便逐渐构成了一个中心气压很低,很多空气向低压区聚集的气旋中心。 飓风的规模很大,它的直径常从几百公里到上千公里,笔直厚度为十余公里,笔直与水平规模之比约一比五十。 飓风在水平方向上一般可分为飓风外围、飓风本体和飓风中心三部分。飓风外围是螺旋云带,直径一般为400-600公里,有时可达800-1000公里;飓风本体是涡旋区,也叫云墙区,它由一些巨大的对流云组成,其直径一般为200公里,有时可达400公里;飓风中心到飓风眼区,其直径一般为10-60公里,大的超越100公里,小的不到10公里,绝大多数呈园形,也有椭园形或不规则的。 飓风在笔直方向上分为流入层、中间层和流出层三部分。从海面到3公里高度为流入层,3-8公里高度左右为中间层,从8公里高度左右到飓风顶是流出层。在流入层,四周的空气作反时针(在北半球)方向向内流入,愈近中心风速愈大,把很多水汽自飓风外输入飓风内部;中间层气流主要是盘绕中心运动,底层流入现象抵达云墙区根本中止,此后气流盘绕眼壁作螺旋式上升运动;中间层上升气流抵达流出层时便向外分散,流出的空气一部分与四周空气混合后下沉到底层,一部分在眼区下沉,组成了飓风的笔直环流区。飓风气温愈到中心愈高,气压愈到中心愈低。 2、界说和规范: 飓风是咱们曩昔对热带风暴的总称,因影响我国的热带风暴多移经台湾而得名。相同性质的气候体系,一些国家和地区则将称之为飓风。发生在太平洋上的热带风暴风速超越必定数值后就被称之为"飓风",如果是在大西洋上则称之为"飓风",而在印度洋称号就变成了"旋风".,称号不同罢了(为阅览便利起见,以下叙说仍总称为飓风。) 根据热带气旋中心邻近最大风力的不同,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:热带低压、热带风暴、强热带风暴、飓风。详细规范如下: |